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經濟學在職博士研究生課程班2014級招生
時間:2014-02-24 00:00:00 閱讀量:14447
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經濟學在職博士研究生課程班2014級招生
面向全國,限額招生,資格審查,擇優錄取。
頒發《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結業證書》,符合條件者可申請博士學位
    西安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七所高校之一,也是國家“教育行動計劃”重點建設的九所大學之一。經過百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 9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建校110余年來,不斷開拓創新,精勤育人。蔡鍔、黃炎培、李叔同、鄒韜奮、陸定一、錢學森、江澤民等,為歷屆學子中的杰出代表。茅以升、吳有訓、張光斗等200余位校友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為國家輸送了大批的各類專門人才,畢業生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的聲譽。現有教授、副教授1500余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2名,其中12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4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5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11名,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4名。
    全校有本科專業78個,擁有27個一級學科、15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5個一級學科、24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有8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2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專業或專項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9個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一、   培養目標
    系統掌握并精通經濟學專業知識,提高學員開拓創新能力;把握中外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增強學員宏觀分析及戰略決策能力;啟迪發展思路,優化管理模式,激發創新意識;全面提升專業化、規范化、國際化的經濟管理水平,培養從事經濟領域前沿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實際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級人才。
二、專業課程講授
    各門課程均采用專題授課形式,由西安交通大學的專家學者和博導主講。
三、招生對象及條件
    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如黨政經濟部門主管官員(副廳級以上),或長期從事經濟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級管理者。對有突出貢獻或獲得重大獎勵的特殊人才,經審核批準可適當放寬入學條件。面向全國,資格審查,控制名額,免試入學,擇優錄取。
四、學制、授課地點、開學時間
    博士生培養實行彈性學制,學習年限為三至六年,最長不超過六年。其中課程班學制:1.5-2年。第一學年集中授課,每兩個月連續四天講授兩門課程。第二學年調研與專題討論并撰寫論文。
    學籍管理: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授課地點:蘇州獨墅湖高教區
    開學時間:西安交通大學2014級應用經濟學博士研究生課程班(蘇州),30個名額招滿即開班,加入從速。
五、頒發證書
學員修完博士生主要課程并成績合格,由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頒發《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結業證書》。
學員修完博士生主要課程并成績合格,由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頒發《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結業證書》。
    符合在職申請博士學位條件者可申請經濟學博士學位(有多個研究方向可選)。
    學位申請:申請人具備下列條件時,方可向我校提出博士學位申請:
    (1)獲得碩士學位五年以上;
    (2)完成有關學科的全部博士研究生課程考試且成績合格;
    (3)具備我校申請博士學位社會評價的基本條件;
    (4)具有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科研成果;
    (5)已經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工作,其論文已通過由相關學科組織的預答辯、學位論文格式審查等。
    在職申請博士學位的主要條件和要求請見《西安交通大學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注冊報名簡章》。
六、課程設置
序號  | 課程類型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備注  | 
1  | 必修課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2  | |
2  | 選修課  | 現代公司理論  | 2  | 三選二  | 
3  | 選修課  | 計量經濟學前沿  | 2  | |
4  | 選修課  | 經濟學前沿  | 2  | |
5  | 考察  | 現代公司治理比較分析  | 2  | |
6  | 考察  | 應用經濟學研究程序與方法  | 2  | 
七、收費標準
    全部學費5.98萬元,報名費800元。開學一個月以后學費不退。在職申請博士學位需再支付論文課題補助費3.3萬元。
八、教務管理
    由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指派班蘇州教學點管理教學活動。統一安排學員的學習等活動。食宿費用由學員自理。
九、報名錄取程序
    1、提交報名表后,招生辦將在三個工作日內對您的入學資格進行初步審查并郵件回復確認您是否符合報讀條件;
    2、如果報讀資格初審合格,請提交(或特快專遞)您本人最高學歷或學位證書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近期免冠照片兩寸6張到招生辦,同時繳納學費、報名費總計60600元;
    3、本院在收到您的上述報名材料和費用以后,將與您電話確認并正式進行學籍注冊,同時特快專遞為您寄出《錄取通知書》,通知授課時間、地點、課程安排等具體事宜。
十、聯系方式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在職博士班蘇州教學點
    地    址: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高等教育區仁愛路99號B4棟3樓(215123)
    電    話:0512-69562816  69562819
    咨詢電話:15262466659(姚老師)  15062334348(張老師)
附:博士生導師名單
一級學科  | 學科方向  | 導師姓名  | 
0202 應用經濟學  | 01 國際經濟與投資  | 馮  濤  | 
02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機制  | ||
03 金融理論與貨幣政策  | 余  力  | |
04 投融資創新與金融國際化  | ||
05 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  | 王曉芳  | |
06 金融市場與投資  | ||
07 金融信息化  | 張成虎  | |
08 可疑金融交易識別與監測研究  | ||
09 金融投資與金融監管  | 李  成  | |
10 金融發展與銀行管理  | ||
11 國際金融  | 李富有  | |
12 金融制度與經濟政策  | ||
13 企業成長與產業升級  | 馮根福  | |
14 金融市場與企業發展  | ||
15 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  | 李  琪  | |
16 IT產業發展研究  | ||
17 產業組織與政府管制的理論及其應用  | 仲偉周  | |
18 我國金融產業發展政策分析  | ||
19 應用計量經濟學和宏觀經濟模型  | 姚樹潔  | |
20 收入分配理論與經濟增長  | ||
21 公司治理與會計審計監管  | 張曉嵐  | |
22 產業發展與公司戰略  | 楊秀云  | |
23 產業組織與政府管制  | ||
24 微觀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應用  | 嚴明義  | |
25 金融計量分析  | ||
26 國際貿易、投資與企業戰略  | 馮宗憲  | |
27 國際金融與風險管理  | ||
28 區域與城市產業分布及可持續發展研究  | 李國平  | |
29 區域創新網絡與區域競爭戰略  | ||
30 城市經濟  | 袁曉玲  | |
31 資本產業流動研究  | ||
32 金融市場理論與實務  | 沈  悅  | |
33 行為金融  | ||
34財稅制度與政策  | 鄧曉蘭  | |
35 公共債務管理  | ||
36 產業投融資與產業成長  | 魏  瑋  | |
37 產業組織制度與產業發展  | ||
38 公司戰略與現代產業演進  | 孫  早  | |
39 現代公司制度與公司成長  | ||
40稅收理論與政策  | 李香菊  | |
41 國際稅收  | ||
42 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  | 張倩肖  | |
43 技術創新與產業演化研究  | ||
44 跨國公司與國際投資  | 樊秀峰  | |
45 服務貿易理論與實踐  | ||
46 市場組織與產業發展  | 魏修建  | |
47 物流與電子商務  | ||
48 戰略產業發展  | 李再揚  | |
49 企業技術創新  | ||
50 制度金融  | 谷  慎  | |
51 金融發展與金融效率  | ||
52 證劵投資與投行業務創新  | 閆  敏  | |
53 國際投融資理論與實務  | ||
54 文化產業發展  | 雷  原  | |
55 財稅政策與實務  | 宋麗穎  | |
56 政府預算理論  | ||
57 時間序列分析  | 趙春艷  | |
58 金融制度變遷與金融發展研究  | 李英東  | |
59 西部區域金融研究  | ||
60 流通產業與貿易政策  | 彭  暉  | |
61 市場體系與市場運行  | ||
62 跨國經營  | 王增濤  | |
63 服務貿易與營銷  | ||
64 現代企業理論研究  | 宋  林  | |
65 人力資本與勞動力市場發展  | ||
66 產業組織與市場設計  | 喬志林  | |
67 實驗經濟與行為金融  | ||
68 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  | 張仙鋒  | |
69 現代服務產業發展  | ||
70 電子商務風險管理  | 曾小春  | 
                    
                
                    
                    
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6491號